时评
“让一让,六尺巷”
安徽安庆桐城市城中有条六尺巷,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,并非巷子有什么特别之处,而是六尺巷的故事感人至深。
清代大学士张英的老家宅居旁有块隙地,与吴氏毗邻。后来两家都要盖房子,于是为地皮发生了争执。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,要张英出面干预。张英看见来信,立马回信赋诗一首劝导老夫人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张家见书明理,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。吴家见此情景,感其义,愧其行,亦退让三尺。从此,张、吴两家的院墙之间,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,见证了300多年前的一段你谦我让、以和为贵的佳话。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,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。
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,在中华传统道德中,“让”字占据重要位置。欧阳修在《醉翁亭记》中提到“让泉”,相传这泉水“甘如醍醐”,旁边立有一“让泉”碑。凡来此地的游客,都纷纷挤到水池边上围观,往往还想取一瓢饮之。然而一看见“让泉”二字,人们就会相互礼让。谦让、谦虚、和为贵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已经融入中国人的基因,成为人与人处理相互关系的尺度,同时也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。
王泰让枣,孔融让梨,是兄弟相让,让出了同胞之谊、手足之情;东汉开国功臣冯异屡立战功,却“行与诸将相逢,往往引车避道”,是同僚礼让,让出了谦虚谨慎、团结和谐;蔺相如对良将廉颇一让再让,是国事容让,让出了“将相和”、国之安。
《史记》记载,战国时期,出身卑微的蔺相如,因为立了大功而被赵王封为上卿,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。廉颇很不服气,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。蔺相如闻之,尽量回避、容让。蔺相如的手下以为他胆小怕事,畏惧廉颇,蔺相如却说:“强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,就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,现在如果两虎相斗,必有一伤。”这番话传到廉颇耳中后,他感到十分惭愧,赤膊背着荆杖向蔺相如请罪,二人由此结为生死之交,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“将相和”。文臣武将的精诚团结,使赵国国势强盛,以至于秦国在很长时间内不敢进犯赵国。
“让”不仅出团结、出战斗力,也是一个人格局、胸怀、人格魅力的体现。这一点,在共产党人身上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。1955年评衔时,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时,深感不安。他在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《降衔申请》中诚恳、慎重地表示:回顾自身历史,对中国革命的贡献,实事求是地说,是微不足道的……为了心安,为了公正,诚恳、慎重地提出授予我上将军衔,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。许光达让衔,让出了党性的光辉、人格的魅力,让出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,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,也为后世留下一面明镜,成为共产党人胸怀大局、不计名利的楷模。
在对待大局、大事问题上,我们须分得清利害、掂得出分量,像仁人先贤、革命前辈那样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;在日常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中,我们也要弘扬中华民族讲求礼让、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,学会礼让、谦让、容让,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。生活中一旦缺失了礼让,就像恩格斯说的,即使是两个人的社会,也无法维持下去。那些在生活中不懂礼让的人,应该到“六尺巷”去走一走,到“让泉”饮一饮甘如醍醐的泉水,定会有所启悟,品味出礼让的高尚和甘美来。(向贤彪)